北京有16个区 2个县
东城区 西城区 宣武区 崇文区 石景山区 朝阳区 海淀区 大兴区 丰台区 房山区 通州区 顺义区 平谷区 昌平区 怀柔区 门头沟区
延庆县 密云县
区名 首都功能核心区 东城区:位于明清时北京内城的东半部,大部分地区在东直门以内,1958年设区时得名“东城区”; 西城区:位于内城的西半部,大部分地区在西直门以内,1958年设区时得名“西城区”; 崇文区:位于外城的东半部,在崇文门之外,1952年设区时得名“崇文区”; 宣武区:位于外城的西半部,在宣武门之外,1952年设区时得名“宣武区”。 城市功能拓展区 海淀区:早在400多年前的明代已是一片水草茂盛的沼泽之地,并有人定居,被称为“海店”或“海淀”,“淀”是指水聚积之处。以后这一带逐渐形成集镇,故名“海淀镇”,1952年设区时因镇而得名。 朝阳区:解放初期叫东郊区,1958年改名为朝阳区,其得名源于地处朝阳门外之东。 丰台区:在金朝时就出现别墅群,名曰“远风台”。明朝时此处已出现村落,名曰“风台村”。另说金代都城有丰宜门,门外设拜郊台,丰台之名即取自丰宜门之“丰”,拜郊台之“台”,清朝称“丰台镇”,1952年设区时因镇名而得。 石景山区:因境内有一座海拔171.7米的石景山,1952年设区时因山而得名。 城市发展新区 通州区:在金朝时设州,是京杭大运河北端的终点,取“运河漕运通畅周济”之意,漕运不能堵塞,所以叫通州。 顺义区:因隋文帝开皇年间突厥率领八部归附,朝廷将其安置之地命名为“顺州”。另有一说是顺义的“顺”是根据地理形势而得名的,顺义县城“地位高亢”,像一座磨盘,四周为平坦的田地,磨盘之上亦为平坦的田地,“四去皆然,顺以此得名”。 房山区:在金定都后,于大房(防)山建陵寝,后置“万宁县”,再后以奉祀先陵,改“奉先县”。元世祖年间以境内的大房山(也称房山)改奉先县为房山县。解放初属河北省,后划给北京。 大兴区:在金朝设大兴府,意为宏大而兴盛。元忽必烈把大兴府的治所迁到今天的东城区大兴胡同。清时北京城以中轴线为界,东城及东郊属大兴县。 昌平区:于西汉时在此设昌平县,名称来自汉代的昌平侯,为昌盛平安之意。据《昌平山水记》所记:“汉齐悼惠王子印以昌平侯立为胶西王,县名始见于此。”说明昌平的地名来自汉代贵族的封爵。我是北京人.我有发言权.请看以下概括
首都城市核心区
东城区.西城区.崇文区.宣武区
城市功能拓展区
海淀区.朝阳区.丰台区.石景山区
城市发展新区
通州区.顺义区.房山区.大兴区.昌平区
生态涵养发展区
平谷区.怀柔区.门头沟区.延庆县.密云县
北京是直辖市没有其他地区北京那么大,鬼才知道!!O(∩_∩)O~!